清晨六點,當朝霞喚醒沉睡的人們,雨山區社區助餐中央廚房內已飄出陣陣香氣。洗菜、切菜、加工、烹飪,各環節員工各司其職、分工協作,到處是一片繁忙的景象。
九點不到,配送餐車已然就位,鮮嫩松軟的白干燒肉、軟糯香滑的紅燒翅根、香氣撲鼻的木須肉、清甜可口的時蔬……一盆盆分餐完成的佳肴被裝上餐車,陸續運往無燒制功能的社區助餐點,等待食客們的舌尖親啟,驚艷味蕾。
隨著社會“老齡化”不斷加速,越來越多的社區助餐食堂亮相街頭、溫暖鄰里,為老年群體解決就餐難題。如今,“中心廚房+社區配送+個性訂餐+金融扶持+送餐入戶”的助餐服務暖民心行動模式正在我市全面鋪開,在一縷縷“煙火氣”中,一個新型的居家養老舒適生活圈正逐步形成。
(文/記者 張令琪 圖/記者 胡乾亮 通訊員 畢琛 凌澄)
[編輯:
崔安坤 審核:王小明 戎小平
]